西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打算的报告

2022年,市行政审批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聚焦“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九个方面重点工作部署,紧扣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打造西安营商环境品牌工作要求,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新的成效。

2022年以来,市长李明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来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凤萍等市领导先后到我单位调研指导。在国务院电子政务办开展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西安市由“中”组别升至“高”组别,其中政务服务事项覆盖度得分位列全国前十;西安“驿站”服务便民利企案例获评全国“党政信息化最佳实践标杆案例”;我市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建设和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经验在全国推广;国家发改委、省职转办简报专门对“西安政策通”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进行报道;在2022年6月份发布的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局牵头的“政务服务”指标位列全省第一;“西安市通过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规范办理建筑许可中介服务”入选陕西省2022年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清单;市行政审批局被市委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领导小组评为“平安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市政务中心获评市直机关“巾帼文明岗”。

一、2022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22年,全局上下团结一心、埋头苦干、担当作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5项个性指标和5类共性指标全部落实。

1.集中力量,全力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一是把准工作要求。成立市全面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工作专班,对《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学习把握。二是合力攻坚平台上线。确定“六横三纵”系统架构和48项建设任务、4000余个功能点,会同市大数据局、市大数据公司及承建单位200余人集中办公、通力协作,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于9月30日正式上线。三是加快系统优化升级。全面升级西安政务服务网,将市、区县(开发区)、镇(街)、社区(村)四级共50779个事项纳入平台。建设市民、企业侧门户,开通特色服务专题44个、栏目板块10507个。部署市政务服务统一工作门户,接入50个业务系统。四是全面推进“四电”改革。印发《关于全面推行“四电”改革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应用的工作方案》,制作电子印章962个,梳理电子证照目录1406类,实现电子证照(批文)在线制证、打证、签章、下载及亮证等服务。首批140个“两个免于提交”政务服务事项于11月底在市区两级同步实施。五是不断创新服务功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办件材料进行自动化识别和比对分析,推出115个智能审批事项。搭建线上“云踏勘”平台,实现审批全程“零接触”。上线“无证明城市”“一证通办”等业务模块,实现17类事项在线开具证明、市本级53个事项“一证通办”。目前,全市84.72%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2.着眼大局,全力保障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明确目标夯实责任。对照全市九个方面重点工作部署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市政府工作报告、优化营商环境等任务安排,编制《市行政审批局2022年度重点工作月度任务清单》,定主要目标、定工作举措、定责任人员、定完成时限,一周一研判、一月一调度,对累计6方面199项具体工作实施常态督导和及时销号。二是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修订《西安市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实施办法》,编制代办工作流程图和代办服务指南,在市政务大厅设立重点项目代办服务专区,通过市区联动、审前辅导、跟踪协调和畅通绿色通道等加快项目手续办理。2022年,组织全市各级代办机构为963个重点项目(其中市级重点项目451个)代办审批事项1548个,协调解决疑难问题700余个。三是开展助企纾困。制定印发《“西安政策通”运行机制》,优化“西安政策通”服务功能,开展惠企政策直达企业专项行动,实现政策推送直达、兑现快享。2022年共归集发布惠企政策730条,企业库纳入市场主体305万家,兑现财政类政策资金91.82亿元,其中免申即享资金44.17亿元。四是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动员帮扶村307户1086人参加移民搬迁。常态化做好防返贫监测,对接华润万家等单位拓宽土豆等农产品销售渠道,协助张家坪村恢复发展中蜂养殖,引导发展黑猪养殖、药材种植等产业,带动10户脱贫户就业。

3.把握重点,全力推动关键改革任务落地。一是推进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先后两次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市级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大厅有关事宜的函》,推动事项进驻到位、窗口授权到位。截至目前,除涉及场地限制、不直接面向企业群众暂不进驻的285项外,累计进驻市政务大厅事项1691项,实现“应进必进”。二是抓好事项标准化管理。出台《西安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规范378项行政许可事项管理标准。出台《西安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精细化梳理,形成市级部门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社会化服务事项清单。三是提升“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成效。出台《西安市进一步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指导意见》,2022年以来,全市“一件事一次办”办件23.13万件,累计办件44.13万件。形成《西安市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实施方案》,6个牵头单位已承接15个“一件事”改革任务,正在积极推进落实。四是深化“市政通”改革。制定《西安市建设项目“市政通”集成改革实施细则(试行)》,推进水电气暖等市政接入工程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并联办理,平均压减办事材料45%、缩减审批时间84%,累计完成“市政通”外线审批环节事项310件。五是配合落实其它重点改革。落实关于抓开发区运行机制优化提升要求,指导各开发区完成权责清单编制。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组织市级部门确认改革事项313项。在18个行业领域开展“一业一证”改革,实现“一证准营”。对接市场监管、住建、水务、发改等部门,配合推进企业开办、电力沟道建设和水电气报装等指标任务。

4.聚焦关切,全力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一是高标准完成市政务大厅扩容提升。市政务中心东厅和公安专厅建成投用。市政务中心东、西两厅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设置市场准入、民生保障、工程建设等6个服务专区和87个服务窗口,40个市级部门和20个公共服务单位集中进驻,现有工作人员310余人。二是强化市区两级政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导市区两级大厅持续完善考核管理、综窗业务、大厅服务、系统应用、后勤管理、应急处置标准。在市区两级政务大厅全面布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进一步拓宽诉求表达渠道。抓好各级政务大厅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打造健康办事环境。三是积极推进“跨区域通办”。先后与广州、深圳、长沙、西宁等城市签订“跨省通办”协议,累计与16个省份38个市(区)建立“跨省通办”合作,实现与省内各地市“跨市通办”。印发《西安市第二批政务服务“全市通办”事项清单》,共推出389项“全市通办”事项并完成系统部署。目前,累计办理“跨地区通办”事项47.15万件。2022年10月,《陕西日报》专题报道我市“跨省通办”开展情况。四是提升“15分钟政务服务圈”品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的实施方案》《西安市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事项参考目录》《公民个人全生命周期办事事项清单》,通过委托受理、授权办理等方式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全市镇街平均可办事项170项、社区平均可办事项82项,90%以上公民个人事项“身边可办”。同时,推动121个邮政、银行网点和交通枢纽等第三方机构为市民提供就近政务服务。

5.主动实践,全力提升为民服务工作质效。一是扎实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活动。先后组织36个市级部门主要领导参加活动,接待办事群众和随机回访131人次。通过座谈交流向“一把手”反馈进驻业务开展情况并提出建议,推动工作在一线交流、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二是全面实行“周末不打烊”服务。在全市政务服务大厅开设“周末不打烊”服务专区,市区两级推出周末可线下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1902项,办件近万个,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工作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难题。三是强化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设。制定《西安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实施细则》,累计入驻中介机构2257家,梳理确认市区两级中介服务事项183项,实现工建项目“多测合一”业务通过网上中介超市选取中介机构。2022年以来完成中介交易785笔,交易量同比增长359.06%。四是用好政务服务“好差评”。2022年,“好差评”系统累计产生评价数据525.53万条,“评价满意度”达99.83%,实名“差评”整改率100%。出台《西安市政务服务电子监察运行规范》,优化电子监察系统功能,全年对368.03万个办件开展电子监察。五是不断激发政务服务创新动力。开展全市审批服务改革“十佳”创新案例评选,整理各区县、开发区创新做法30余个,并编印《全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创新案例材料汇编》用于交流借鉴。举办全市第二届政务服务技能竞赛,提升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干部干事本领和业务技能。

6.从严从实,全力打牢干部队伍政治底色。一是抓好政治建设。局党组会和中心组先后组织专题政治理论学习15次。制定《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方案》,通过开展集中研讨、组织应知应会测试、印发专题学习资料,并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省委党校教授李路开展专题辅导,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准意识形态正确方向,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对照十四届市委第一轮巡察发现的普遍性问题,积极抓好自查整改。二是夯实机关党建。坚持机关党建“互查互评互学互促”,不断规范“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双重组织生活、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落实“双评议双报到”机制,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建立党员“政治生日”制度,引导党员“忆初心、担使命”。三是做好法治和宣传工作。深入开展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法活动,邀请专业律师开展《行政许可法》培训,顺利完成我市法治政府创建各项工作任务。围绕全市行政审批服务亮点成效,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开展正面宣传60余篇。指导各级政务大厅开展创文自查,切实擦亮文明城市窗口。深入做好秦岭生态保护宣传。四是建强干部队伍。组织全体干部参加九个方面重点工作网上专题培训和2022年度干部网络在线选学,围绕党的建设、机要保密、一体化平台建设、事项梳理、大厅管理、代办服务等开展业务培训40余次。出台《市行政审批局目标责任平时考核评定办法》《干部平时考核实施方案》,严格按程序完成职级晋升2人,通过遴选和公开招考引入优秀年轻干部8名,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五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局党组全年研究党风廉政工作15次,班子成员带头讲授作风建设专题党课,带头履行“一岗双责”,带头开展警示教育,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三公”经费使用、办公用房等规定。召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共44次,“三重一大”事项都能坚持集体研究。完善预算管理、财务支出等制度和机关纪委参与采购询价监督机制,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做好各项工作。

二、存在问题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虽然我局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水平还应持续提升;二是基层政务服务便利化工作还要不断深化。深入分析原因,一是系统的深层次对接、数据的全方位共享依然需要发力推进;二是对照市民群众办事需求,高频民生事项“身边事身边办”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023年,市行政审批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省“三个年”活动部署和我市2023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安排,聚焦市场主体和市民群众关切,按照“做强一个平台、做实两项改革、做细三张清单、做优四类服务”思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用力推动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服务西安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做强一个平台,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围绕服务成效度、办理成熟度、方式完备度、事项覆盖度、指南准确度五个方面对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行对标提升,推进市、区县、开发区各类政务移动端在“秦务员”APP西安站点应上尽上,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智慧办”“掌上办”“免证办”。深化“四电”改革,推动更多电子材料归集、共享、调用。用好智能审批等功能模块,创新更多智慧便捷的个性化、特色化服务,促进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升级。做好网上政务服务向基层、向乡村的有效延伸,满足企业群众的各类办事需求。升级我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应用场景,扩大工建领域和政府投资领域中介服务应用。提升政务服务“好差评”和电子监察工作成效,强化审批服务效能监督。开展数字政府建设调研、测评,强化社会治理和为民服务能力。

2.做实两项改革,全面加强服务集成统筹。第一项改革,是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充分总结评估改革基础,加快推进全省统筹推出的15个“一件事”集成改革在我市落实落地。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高质量完成“跨业务、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的多跨场景打造,推进更多“一件事”业务在线上线下融合办理,实现更深层次“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第二项改革,是稳步推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充分发挥市审改办职能作用,在区县、开发区重点跟进已划转事项与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的衔接,在市级层面强化“三集中三到位”质效,强化进驻市政务大厅政务服务事项的管理、优化和保障,在确保“应进必进”的基础上,做到“进而能办、办而高效”。强化审管联动,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明晰审管边界,畅通衔接渠道,确保审管权责明晰、信息共享。

3.做细三张清单,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一是依法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规范审批行为。全面承接国家和省级层面确定的行政许可实施规范,梳理并公布新一轮市区两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做好线上线下同源发布、同步更新,推动同一行政许可事项在全市不同地区和层级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坚决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二是全面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明晰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组织市级部门明确本行业政务服务事项认领、承接、拆分标准,保持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四级四同”,确保与省政务服务事项中控管理平台一致,形成“省级统筹管理、市级明确标准、区县执行落实”事项管理模式。三是扎实落实标准化清单,推进便民利企。围绕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服务流程、服务场所、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监督评价6个方面标准化建设清单持续开展跟踪问效和调整优化,进一步构建服务标准统一、线上线下协同、数据共享充分、政务资源均衡的政务服务体系。

4.做优四类服务,全面升级市民办事体验。一是进一步做好项目服务。围绕着力壮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完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务大厅“绿色通道”、代办机构和代办服务专区作用,做好审前辅导、审中协调、审后回访全链条帮办代办服务,全市全年代办重点项目不少于300个。同时,探索建立为特殊群体开展帮办代办服务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做好政策服务。持续升级“西安政策通”系统功能,提升企业了解政策、享受政策便利度,定期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县、开发区精准梳理更新惠企政策清单,做到政策“精准推”、申请“在线办”,推进惠企政策“不来即享、免申即享”。在市区两级政务大厅设立政策咨询窗口,做好惠企政策解答和线上申报指导。三是进一步做好通办服务。扎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推动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等建立“跨省通办”合作机制。拓展“全市通办”服务范围,进驻市区两级政务中心的事项全面实现通办。修订我市《深入推进政务服务“跨地区通办”工作实施方案》,规范跨域通办运行机制。四是进一步做好便民服务。深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便民服务站建设水平,100%基层便民服务站点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做实“周末不打烊”服务,不断规范服务时间、方式和内容,动态更新服务事项。常态化开展好“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活动,聚焦一线诉求,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审批服务创新改革,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便民举措,打造一批企业群众认可的创新品牌。抓好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提升政务大厅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