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市行政审批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三个年”活动部署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安排,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新的成效。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宁君,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启全等市领导先后到我单位调研指导,省委主题教育第一巡回指导组专题调研我市政务服务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西安市被国办确定为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试点城市并在第十七届全国政务服务交流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我市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智慧一次办”被国办评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国务院职转办专题报道我市推行“周末不打烊”政务服务情况;《人民日报》头版将我市一体化平台建设报道为“稳预期、优服务、厚植经营主体成长沃土”重要举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专题报道我市搭建“西安政策通”平台,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创新实践案例,并将我市列为“助企纾困”政策“免申即享”工作代表性城市;《西安市推行“信用”服务新模式》被新华社评为全国优秀信用案例;省职转办简报刊发我市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政务服务体系、规范推行政务服务容缺受理模式和推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超市做法,西安政策通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案例被省发改委在全省推广,“周末不打烊”被评为“西安市群众最喜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市政务中心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市代办中心、政务服务管理处荣获“西安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

一、2023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23年,全局上下团结一心、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8项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指标、15项个性指标和5类共性指标全部完成。

1.全力做好整体化工作统筹,保障全市发展大局。一是主动把握工作方向。按照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丰富完善‘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推动政务事项就近办、网上办、便捷办、明白办”要求,制定关于落实《中共西安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中勇当先行示范的决定》六方面措施,推动市委决策落地生根。二是明确目标夯实责任。对照市委、市政府任务安排,制定《2023年度重点工作月度任务清单》,对由市行政审批局承担的13类任务定目标、定举措、定责任、定时限,以开展“六讲六比”活动为载体,实施常态督导、定期通报和及时销号,全年开展督办32次。三是加强制度供给保障。印发《西安市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实施方案》《西安市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展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立足市级层面为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提供遵循和指引。

2.全力夯实标准化建设基础,确保服务质效提升。一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优化事项管理规则,将全市49344个政务服务事项规范为2840个“标准化事项”,推进56个要素全市统一。标准化事项作为唯一数源,为全市政务服务各业务系统、“互联网+监管”平台、信用平台等提供调用支撑。二是推进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化构建。制定市政务服务平台应用标准4类32个,绘制个性化电子表单291个,制作微视频指引214个,上线特色服务专区55个,发布高频政务服务事项509个、电子证照目录593个、“两个免于提交”事项315个、“一证通办”事项539个、智能审批事项134个、秦务员“掌上办”事项4791个(未去重)。三是推进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明确各级政务大厅14条建设服务标准,对市区政务中心及专项业务大厅实行一体化管理。从机构设置、场所建设、运行模式等方面对镇街便民中心和社区(村)便民服务站开展标准化建设,已建成标准化站点2773个,灞桥区、曲江新区通过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验收。

3.全力打造数字化赋能体系,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一是推动平台融合互通。纵向联通省、市平台协同调度中心、办件中心、电子证照库等,横向统一市级政务服务业务系统身份认证、事项中心、好差评等,实现省、市平台一体化深度融合,全年已累计办件1576.5万。建设“西安移动审批”,推动审批、监管、信用协同联动,已向“互联网+监管”平台推送审批数据2060万条。二是支撑业务数据协同。建设表单中心、协同调度中心等6个业务赋能中心,建成自然资源、社会信用等7个基础库及健康保障、社会保障等13个主题库,汇聚国家、省、市数据接口300个,提供查询、订阅、申请、调用等服务,目前数据接口日均调用6万余次,业务接口日均调用50.7万余次。三是深化“四电”应用。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系统全部投用。其中,制发企业电子印章32.5万枚、调用33.5万次,实现企业电子印章与电子营业执照同步发放,制发部门电子印章1199枚、审批调用167万次;采集电子签名2341个,审批调用3万次;电子证照库归集各类证照数据6600万条,46类证照实现共享;在全省率先上线电子档案系统,产生归档办件1万余件。四是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先后推出在线预约、不见面审批、跨层级审批、集成办、云踏勘、专属服务空间、证照到期智能提醒等一批数字化场景应用,新增上线可全程网办的“一件事”主题服务38个。目前,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85%、网上申报办件率86.2%。

4.全力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严格依法依规行政。一是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以市政府名义发布我市行政许可事项371项、行政备案事项333项。组织市级部门和各区县、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开展多头审批、重复审批、变相审批清理整治。二是规范政务大厅管理运行。完善市政务大厅进驻单位考核、人员管理、日常巡查、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强化进驻事项的管理和保障。组织2600余名政务服务机构人员参加全市政务服务系统行政办事员技能竞赛,提升办事能力。三是强化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设。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立法,形成《西安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定(草案)》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目前,网上中介超市共入驻中介机构3350家,可提供评估、勘察、鉴定等中介服务72类,评估评价、检验检测“一类事一次办”有序推进。四是用好政务服务好差评出台《西安市政务服务“好差评”考核细则》,将评价人自愿“公开”的评价内容进行全链条公开展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并实现电子监察常态化。全年累计获取评价数据902.09万条,政务服务“好差评”满意度99.99%,实名差评整改率100%。

5.全力优化便利化服务体验,回应企业群众关切。一是特殊群体“上门办”。针对全市40余万80岁以上老人、残障人士及行动不便人员,开发“西安帮办”微信小程序,提供线上申请、后台派单、上门帮办服务,已上线服务事项28个,提供上门帮办服务1万余次。二是规上企业“帮代办”。开发“西安助企”微信小程序,建立规上企业上门代办服务机制,规上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金牌上门服务。目前已在8个区县开展试点,入驻规上企业1800余家。三是身边事情“身边办”。深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在银行、工业园区建立政务驿站109个,在各级政务站点布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企业办事不出园区、群众办事不出社区”。四是便民服务“自助办”。整合公积金、不动产、住建等部门自助设备高频服务,在一体化综合自助终端上线1687个服务;加强政银合作,在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等全省730多个网点、2200余台银行柜员机上线1300余个政务服务。五是异地事情“跨域办”。对接“一带一路”、关中平原城市群等政务服务机构,通过线下设立专窗、线上设置专区,与27个省份58个城市建立合作,推出“跨省通办”事项306项、“全市通办”事项440项。六是高频服务“周末办”。在市区政务中心持续推进“周末不打烊”,3273项事项可周末线下办理。同时,通过预约办、自助办、网上办等方式,实现全量政务服务事项不间断服务。七是提高效率“容缺办”。分两批发布我市容缺受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共涉及容缺受理事项125项,精减办事材料190项,进一步降低行业准入准营成本。

6.全力增强协同化保障能力,突出多方高效联动。一是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市级审批部门横向协同和市区纵向联动代办服务机制,2023年以来,共受理委托代办服务重点项目1169个,其中市级重点项目589个,协调解决问题642个。选派17名“干部服务员”联系43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协调解决审批难题。二是构建“五进五送”机制。开展“进机关、送指南,进企校、送政策,进项目、送保障,进基层、送服务,进商圈、送便利”活动,畅通沟通渠道,目前市区两级累计开展送访服务700余次,联系服务企业2334家、群众2万人次。三是加大助企纾困力度。配合各级政策制定部门在“西安政策通”平台发布惠企政策507条,兑现财政类政策资金81.13亿元,包括“免申即享”类政策兑现47.13亿元。四是做实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处投诉活动。组织市级部门负责同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53次走进市区政务大厅、重点项目现场,调研检查审批事项办理情况,了解办事需求,共接待、回访企业群众106人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18个。

7.全力推进长效化队伍建设,打牢党员干部底色。一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和检视整改一体推进,通过开展读书班、实践研学、专家辅导等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调研40余次,形成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共12项举措,120余名党员作出岗位承诺209项。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各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推动立行立改。二是突出抓好政治建设。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务服务领域重要论述精神,全年依托局党组会和中心组组织专题理论学习25次。把准意识形态正确方向,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对照十四届市委第二轮巡察发现的普遍性问题,抓好自查整改。三是提高机关党建水平。规范“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双重组织生活、主题党日等党内制度,落实“双评议双报到”机制,组织党员下沉雁塔区大唐社区等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60余人次。组织机关和进驻部门党员赴鄠邑区红军过境陈列馆等红色基地和“五进五送”现场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增强工作合力。四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全体干部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网上培训和干部网络在线选学,组织全市行政审批服务骨干赴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开展审批制度改革培训,围绕党的建设、机要保密、办事服务、帮办代办、安全生产等开展培训40余次,赴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开展考察学习5次。2名处级干部到苏州和纺织城街道挂职,2名干部参与援藏、主题教育督导等重点工作。五是做好宣传和法治工作。将《行政许可法》贯穿行政审批服务各环节,邀请专家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完成我市法治政府创建工作年度任务。围绕全市行政审批服务亮点成效,在主流媒体开展正面宣传46篇。指导各级政务大厅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擦亮窗口形象。六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召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37次,“三重一大”事项都能集体研究。扎实落实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和清廉西安建设任务,班子成员带头讲授廉政党课,带头履行“一岗双责”,带头开展警示教育,严格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预算经费使用等规定。全力支持驻局纪检监察组做好各项工作。

8.全力开展精细化驻村帮扶,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局班子成员围绕农村党建、防汛减灾、移民搬迁等重点工作定期到蓝田县张家坪村调研指导,完成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轮换。积极推进移民搬迁,完成280套安置房交付,及时跟进解决收房后续问题。开展灾后重建,协调当地政府完成水毁路段修复,做好村主供水管道的预埋铺设。对153户脱贫户及10户监测户开展防返贫排查,为8户村民申请小额信贷31万元,动员全体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在夏季汛期根据防汛形式提前预判,转移安置村民700余人次。利用村内闲置土地发展光伏产业,促进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联系市级部门工会,并通过“扶贫 832”平台,完成蜂蜜等农副产品消费帮扶6.84万元。

二、存在问题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虽然我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但客观上讲,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务服务线上办事水平还应持续加强;二是市政务大厅综合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深入分析原因,一是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打通共享方面存在不少难点堵点,平台支撑不够强大;二是我们在实体大厅的理念创新、模式打造、场景设计、精准管理上还需发力突破。

2024年,市行政审批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部署,主动顺应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不断升级的需求,务实创新、担当实干,着力在推进数字赋能、便民利企、大厅建设、简政放权、集成改革、帮办代办上实现“六个新突破”,持续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提供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保障。

1.紧扣国家试点,在深化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上实现新突破。准确把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围绕67项任务开展国家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试点,坚持“技术支撑是基础、数据驱动是核心、场景牵引是关键”,持续推进平台融合互通、“四电”应用改革和数据信息共享,不断优化智慧审批、一证通办、在线踏勘、智能客服等功能,推动网上政务服务向基层、向乡村有效延伸,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撑政务服务的流程重塑和线上办理,不断提升网上办、掌上办、智能办、自助办、免证办水平,力争高质量完成我市的试点任务。

2.着眼便民利企,在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上实现新突破。全面推动《西安市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实施方案》工作任务落实,重点抓好事项标准化、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跨区域通办”、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涉审中介服务规范、容缺承诺办理、“周末不打烊”、24小时自助服务、政务驿站网点铺设、“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五进五送”等服务举措,鼓励区县、开发区一线进行探索创新,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力争到2024年底前,政务服务全面实现“一网通办”,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和集成化办理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流程网办。

3.立足依法行政,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加强改革的集成统筹和高效协同,充分发挥市审改办职能作用,巩固和定期评估我市简政放权成果,重点跟进各区县、开发区已划转事项与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的衔接,强化事项划转实施的规范和受理审查标准的应用,进一步清查整治多头审批、重复审批、变相审批,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在市级层面坚决提升“三集中三到位”质效,强化进驻市政务大厅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的管理、优化和保障,做到“进而能办、办而高效”。深入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加大信用工作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

4.围绕服务升级,在提升我市政务大厅管理服务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对照《西安市政务服务实体大厅管理提升工作方案》安排,以打造全国一流的“品质大厅、数智大厅、清廉大厅”为目标,将实体大厅管理服务水平提升与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相结合,在2024年6月底前,对市政务大厅从文化建设、功能布局、场景运用、标准管理、硬件配置、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升级,并在区县、镇街、社区(村)和市级部门专项大厅同步对标并打造一批样板大厅进行推广借鉴,大幅提升市场主体和市民群众的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

5.聚焦集成改革,在推动“一件事一次办”落地落实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国务院部署,立足“高效办成一件事”,坚持将事项管理由单事项向一件事转变,在全程网办38个“一件事”基础上,梳理“一件事”清单,丰富“一件事”场景,持续推动联办机制畅通、业务流程优化和系统功能提升,逐步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电脑端、移动端、自助端智能化服务,推进更多业务在线下“一窗办理”和线上“一端办理”有效融合,实现更深层次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全面承接新一批“一件事一次办”任务,进一步扩大改革覆盖面。

6.坚持需求导向,在做好重点项目、规上企业代办和特殊群体上门帮办上实现新突破。主动为重点项目开展靠前服务,与发改、资源规划、住建等部门对接,详细掌握重点项目底数,不断优化审前辅导、审中协调、审后跟踪一站式市区联动代办模式,全市全年代办重点项目不少于400个。依托“西安助企”微信小程序,梳理规上企业名录和上门代办事项清单,完善规上企业上门代办服务机制,提升涉企服务水平。深化特殊群体上门帮办,完善“市级指导、区县统筹、镇街管理、社区落实”机制,用好“西安帮办”微信小程序,动态调整发布上门帮办事项清单,做实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上门帮办”工作。